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电子简讯 2011年5月 总第十二期
返回首页

钱颖一院长时代论坛话本科教育改革

任重道远  且行且思——钱颖一院长时代论坛话本科教育改革

    应清华大学学生会时代论坛之邀,519日晚,经管学院院长、著名经济学家钱颖一教授在西阶与来自全校的同学们探讨本科教育改革,以“思与行”为主线,反思过去,放眼未来,引起强烈反响。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在本科教育改革方面敢于探索,锐利深刻的思想和坚实有力的行动相得益彰,成效显著。

钱颖一院长讲座

    钱院长首先以介绍自身经历入题,从他在19783月来到清华读本科开始,把清华的历史和现状联系起来,一张张满含故事的老照片深深吸引了观众。三十年光阴一转而过,钱院长的感慨中浸着对当代青年的殷切希望。接着,钱院长强调“改革重在实事求是”,并正式从思与行两方面讲述备受瞩目的清华经管学院的本科教育改革。

讲座现场

    在“行”方面,钱院长坦陈“骂教育很简单,真正改变很困难;要做事已经很难,要做成事就更难了”。但是,在大家的一起努力下,积微成著,积少成多,总能有所成效。他介绍了经管学院在过去几年中做的一些具体的改革。首先,教授亲自教授本科生,除了授课本身的意义外,还可以真实了解本科生的学习状态。第二,开启了经济学第二学位教育,在全校招生,今年扩大到每年300人。第三,从2007年起新开设经济与金融(国际班)专业,吸引了很多优秀考生。第四,在课程设置上,经管学院下了很大功夫,开设了系列通识教育课程,在重视英语、数学的同时引进“中文写作”和“中文沟通”课程,并且开设了“西方文明”,“中国文明”,“心理学概论”,“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新生研讨课等课程。第五,除了传授知识外,经管学院还特别注重培养本科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这正是钱院长在清华2010级新生开学典礼上期望所有清华学生提高的三种能力)。第六,为大三、大四同学开设了三个方向(学术、创业、领导力)的“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讲座现场

    在“思”方面,钱院长认为,清华应该借百年校庆之机认真反思,深入地思考本科教育将何去何从。大学生素质不高、创新不足,思想匮乏,十分令人担忧。钱院长尤其强调了通识教育和个性发展的关系:我们的教育不能急功近利,只是为了拼命培养所谓“拔尖人才”,应该向全体同学提供通识教育。为什么要通识教育呢?因为教育包括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三个方面,知识传授只是其中之一,专业知识更是其中的一部分。同时,每个学生的情况各异,必须有个性化的发展。个性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可以充分激发创造性。个性发展需要宽松的环境来培养。钱院长也坦承目前个性发展的环境还不够宽松,他举出一些不利于个性发展的因素,比如“听话出活”的文化,“求全责备”的倾向,“学分积”的导向,“素质测评”带来的心理压力,“羊群效应”的从众行为,以及过重的课程和课外活动负担等。钱院长最后引用了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Steven Jobs)的话:“Stay HungryStay Foolish”(“求知若渴、大智若愚”)来勉励所有同学且行且思,寻获自己的人生。

讲座现场

    钱院长的精彩、幽默的演讲博得阵阵掌声。演讲结束后,大家与钱院长进行了更加深入的交流,内容涉及清华本科教育的忧患意识,大学生如何处理学习、社工和思想发展的关系等等,钱院长的回答中满含对清华、对经管学院的深切之爱和殷切希望,在场观众无不感动,讲座在热烈持久的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