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电子简讯 2011年5月 总第十二期
返回首页

清华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携手花旗集团基金会举办第五届中国消费金融论坛

    由清华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携手花旗集团基金会联合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消费金融论坛于2011525日下午在清华经管学院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是“消费者保护的国际比较和中国最佳实践”。

    清华经管学院副院长廖理教授、中国银行业协会周永发秘书长、花旗银行北京分行王力行长、中央财经大学区域经济与金融发展研究中心孟祥轶主任、商务部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扶贫处白澄宇处长、美国罗德岛大学消费经济学专家肖经建教授与多位师生一起参加了该论坛。金融界网站、搜狐理财、《钱经》、《卓越理财》等多家媒体到场。

    论坛开始后,廖理教授首先阐述了举办本次论坛的初衷。他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国内越来越多的金融产品创新使消费者越来越能够享受到不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大量的问题。大家都意识到国内没有一个相关的立法来保护消费者的金融权益,这次论坛就是希望搭建这样一个平台,使业界、学术界和政府各个部门能够共同探讨,老百姓在进行相关金融消费的过程中如何进行自我保护。这种探讨和这方面的立法,将会有助于我国经济生活的稳定以及金融体系的持续发展。

    随后,周永发、王力两位银行业人士相继发言。他们均指出,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金融服务业的问题已经非常显著,对消费者而言,其风险也随之加大。金融服务与百姓生活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社会大众成为银行服务的广大消费者,因此加强行业自律,对维护金融市场的持续发展及繁荣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坛上,孟祥轶主任作了题为“金融消费者保护——一个经济学的角度”的主题演讲。孟主任指出:“为什么保护消费者?政府干预的理由在哪里?从传统经济学角度来讲,消费者与金融机构在市场力量、信息以及控制资源方面的不匹配,导致了市场失灵。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金融机构把风险转移给消费者,同时牺牲消费者利益来获得收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寻租行为,获得超出正常利润范围之外的利润。金融产品的复杂性,更加重了信息不对称,增加了消费者交易成本。这就是为什么要呼吁政府立法,提高监管能力,来保护消费者的理由。”

    随后,孟祥轶教授、白澄宇处长、王力行长和肖经建教授进行了主题为“消费者保护的国际比较和中国最佳实践”的圆桌讨论。讨论中,各位业界人士深入解读了消费者保护的国际形式,充分探讨了中国现有国情下的实施措施,并回答了主持人、在场记者和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